第八讲 生理性支抗丢失的量有多大?(答) 第七讲我们第一次尝试了新媒体讲座的互动模式,我们注意到很多读者浏览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不敢尝试参与,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对勇于参与互动的读者致谢!从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来看,第一个问题可以从正畸医生的临床经验中加以推断;第二个问题则只有近期上过生理性支抗课或仔细阅读本期刊前几期讲座的读者才会有概念。现在让我们看看大家对第一个问题给出的答案: 问题:您认为对于需要最大支抗控制的病例来说,生理性支抗丢失(这里指排除用磨牙拉前牙的机械力造成的支抗丢失量以外的,单纯由于生长或牙齿漂移造成的磨牙前移量)达到多少毫米时,才有临床意义(或者说你认为需要采取措施去阻止)? 1)0.5mm或以上 2)1mm或以上 3)1.5mm或以上 4)2mm或以上 5)3mm或以上 附注:由于传统正畸最大支抗的概念是磨牙前移量不超过双尖牙拔牙间隙的1/4~1/3(平均约2.2mm),故只分了以上五档选项。 答案: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多数正畸医生选择生理性支抗丢失超过1.5毫米就应该采取支抗控制措施了,没有人选择2毫米,但有20%的人选择了3毫米。无论是参与了投票选择的还是只看了问题的读者我相信都在期待着看到我们在这一期公布的答案会是什么? 生理性支抗丢失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尚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结论,但对于磨牙前移的现象有几个重要的研究可以间接地提示我们答案是什么: 1、Bjork[39]的金属种植钉标记的头影测量研究显示19例生长发育样本上磨牙平均5.5度; 2、Bjork的接班人Solow教授[42]用14例女性金属种植钉样本研究9岁到25岁的生长发育,发现磨牙平均前移了3个多毫米;但如果以个体观察,一例下颌前旋转生长型的女性个体上磨牙前移了7个多毫米!其中大多数发生在生长高峰期; 3、Baumrind[43]用美国的金属标记钉样本发现8年的纵向观察期内,上磨牙颊尖近中移动了6.1毫米,而根尖近中移动为2.1毫米; 4、加拿大Burlington生长发育中心[41]II类错合样本的纵向观察发现:上磨牙从9岁到16岁,平均前倾了8.1度;其中12~14岁,上磨牙前倾了平均2.8度; 5、Johnston[44]用Case大学颅面生长发育中心的纵向资料于2014年3月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上磨牙牙冠近中前移量与下颌骨超过上颌骨的生长量接近相等,在11到13岁,或12到14岁,这个量大约是2毫米左右。 以上列举的均为世界著名的几个颅面生长发育中心的研究数据,即上磨牙自己的生长发育变化趋势,也是那些包含在我们测量磨牙支抗丢失总量时实际包含在其中的生理性支抗丢失的量。如果采用拔牙矫治,还要考虑第6期讲座中提到的亚历山大[23]的漂移研究显示磨牙近中漂移量为每年1.2毫米。磨牙生长和漂移的总量即为我们所说的生理性支抗丢失的总量,现在让我们回到上次调查的结果,80%的读者认为生理支抗丢失如果能达到1.5毫米即应该采取措施去阻止,那么您在临床上采取何种措施去防止这种生理性支抗的丢失了吗? 参考文献: 23. Papandreas SG, Buschang PH, Alexander RG, et al. Physiologic drift of the mandibular dentition following first premolar extractions. Angle Orthod, 1993, 63(2): 127-134. 39. Björk A, Skieller V. Facial development and tooth eruption: An implant study at the age of puberty. Am J Orthod 1972, 62(4): 339–383. 41. Martinelli, Ruellas,
Lima, Bolognese. Natural changes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in adolescents
with skeletal Class II malocclusion. Am J Otrhod Dentofac Orthop, 2010,
137(6):775-781. 42. Iseri H, Solow B.
Continued eruption of maxillary incisors and first molars in girls from 9 to 25
years, studied by the implant method. Eur J Orthod 1996; 18: 245-56. 43. 内部统计数据,尚未发表 44. Alexandros K.Tsourakis,
Lysle E. Johnston. Class II malocclusion: The aftermath of a“perfect
storm”.Seminar in Orthodontics. 2014. 20: 59-73. |
Archiver|口腔正畸疗效评价标准推广网 ( 京ICP备110359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93号 )
GMT+8, 2025-5-10 00:41 , Processed in 0.0382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